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 小心!糖尿病也可以致癌!
2019-01-23 16:46
关注
目前,糖尿病患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高达4.25亿人,全球每年有12%的卫生支出都用在了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并发症上,而中国则是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国家,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14亿。
根据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旗下期刊《糖尿病学》发布的研究显示,与未患糖尿病的同性相比,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风险要高出27%,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风险要高出19%。从整体看,女性糖尿病患者比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风险要高出6%。
糖尿病除了有让人害怕的诸多并发症之外,还增加了患者致癌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较高,这样不仅会让DNA出现氧化的情况,还会让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通透性的降低就会直接阻碍细胞呼吸,从而增加癌变风险。
糖尿病致癌的**位就是胰腺癌,胰腺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原的合成,以及调节血糖等,胰腺的病变会影响它对血糖的控制,这也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反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始终被高血糖所“支配”,它的分泌功能被严重破坏,就会为胰腺癌提供生长的“温床”。
2018年7月19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施扬教授和石雨江教授团队关于糖尿病和癌症关系的研究成果,文章揭示了TET2磷酸化通路在连接糖尿病与癌症过程中的重调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并阐述了 “神药”二甲双胍抑制肿瘤的机理。
TET2因为与一些包括肿瘤在内的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TET蛋白可以催化5-甲基胞嘧啶(5mC)转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5hmC )。在癌细胞中,5hmC水平的广泛下降,可作为衡量癌症恶性程度的标志。
根据该研究团队的研究发现,高血糖水平会显著抑制身体内AMPK蛋白激酶的活性,并导致TET2Ser99磷酸化与TET2蛋白稳定性降低,以减少TET2蛋白催化生成5hmC 。当5hmC细胞减少,也就意味着肿瘤发生的可能性随之增大。
这一报告也同时研究了二甲双胍的抗癌机制,研究显示,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患癌的风险低于使用其它降糖药物的患者。
糖尿病已不再是一种单一病种,而是一颗随时可以引起癌变的“地雷”,无论您是否为糖尿病患者,都建议您现在开始提前做好癌筛检查,侨外海外医养为您甄选以癌筛为主的全方位健康体检项目——日本癌研有明体检套餐。
癌研有明医院成立于 1934 年,位于日本东京,前身是癌研会(日本最早研究治疗癌症的机构)附属医院,该院拥有强大的医养团队,技术力量雄厚,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更是全球领先,国际抗癌联合会事务局便设立在该院。
自成立以来,癌研有明医院始终致力于最前沿的癌症治疗技术的研究及开发,推动着日本乃至世界癌症治疗技术领域的革新。该中心在放射科医生初步诊断的基础上,再由各相关科室的癌症专家最终诊断,微小的早期癌症都不会被遗漏。其发现的胃癌患者中,96%病灶在5mm以下。
侨外作为全方位海外生活规划服务平台,近20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丰富的健康医养资源。侨外海外医养业务是侨外出国“全方位海外生活规划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接全球优质医养与健康资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终身健康管理服务。力求帮助客户以温和、持久有效的方式,来达到**健康状态。
在
线
咨
询
投资移民
购房移民
技术移民
海外身份
留学申请
职业测评
背景提升
教育规划
精品房源
学区房
银行开户
税务保险
在线咨询